叶浅予 (1907.3.31 -1995)浙江桐庐人,从事国画教育,以舞蹈、戏剧人物为主的国画创作,中国漫画和生活速写的奠基人。曾任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文联委员,中国画研究院副院长,中央美院教授。擅人物、花鸟、插图、速写等。曾为矛盾小说《子夜》、老舍剧本《茶馆》等书插图,出版个人画集多种。 创作长篇漫画《王先生》、《小陈留京外史》、组画《天堂记》等,著有《画馀记画》和《十年恶梦录》 。 | |||||||||||||||||||||||||||
|
|||||||||||||||||||||||||||
|
|||||||||||||||||||||||||||
|
|||||||||||||||||||||||||||
|
|||||||||||||||||||||||||||
从事绘画教学和以舞蹈、戏剧人物为主的国画创作。擅人物、花鸟、插图、速写等。笔墨顿挫自如,豪放爽朗,形象生动传神,风格独具,成就显著。中学时自修绘画。1926年起在上海当过柜台伙计,画过广告、教科书插图,并从事时装设计、舞台美术布景。1928年任上海漫画社编辑,开始漫画创作。1929年开始创作漫画,后集成《王先生别传》和《小陈留京外史》。 |
|||||||||||||||||||||||||||
|
|||||||||||||||||||||||||||
|
|||||||||||||||||||||||||||
叶浅予中学时自修绘画。
1954年任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主任、教授。
|
|||||||||||||||||||||||||||
|
|||||||||||||||||||||||||||
|
|||||||||||||||||||||||||||
|
|||||||||||||||||||||||||||
|
|||||||||||||||||||||||||||
|
|||||||||||||||||||||||||||
叶浅予的艺术宗旨是自强不息。他一生勤奋,作画千千万,出版画集文集几十种,晚年“画思渐稀文思寄,细叙沧桑记流年”,还写成了一生的回忆录,连童年的事也补成,准备修订时补入。诗志言,他还不计平仄写起旧体诗来。诗如其人,类皆透明。 | |||||||||||||||||||||||||||
|
|||||||||||||||||||||||||||
|
|||||||||||||||||||||||||||
第一类是漫画。以长篇连续漫画《王先生》开其端,《小陈留京外史》发于中,《天堂记》殿其后。
这是浅予艺术的发皇期。上海杂志公司在三十年代后期出齐了他的王先生、小陈漫画集,留下了一份上海生活的形象资料,描绘了市井的众生相,推出了一套现代官场现形图。
|
|||||||||||||||||||||||||||
|
|||||||||||||||||||||||||||
|
|||||||||||||||||||||||||||
|
|||||||||||||||||||||||||||
|
|||||||||||||||||||||||||||
|
|||||||||||||||||||||||||||
罗彩云与叶浅予
1938年的武汉,是抗战的神经中枢,各色各样的人集中在这里。我和白波联合张乐平等组成了漫画宣传队,白天为抗日工作,晚上则互相交流情怀。白波就在这时与一位受人崇拜的空军英雄有了交往。这一年夏季,我到香港去监印《日寇暴行实录》一书;我很想让白波同行,想不到,她明白干脆拒绝了我。这时我才意识到,她的感情已经起了变化。对我来说,这当然是莫大的打击,但冷静下来后,我倒有了一点聊以自慰的心情,那就是,我不再对梁白波负欠什么了。武汉话别后不久,梁白波就脱离漫画群体,去追求世俗的家庭幸福。漫画界从此失去了一颗发光的慧星。
一个星期以后,我和戴爱莲成了熟朋友。大约过了半个月光景,我俩之间即由“社会人”的关系升华到“生物人”的关系,开始谈情说爱。
|
|||||||||||||||||||||||||||
|
|||||||||||||||||||||||||||
|
|||||||||||||||||||||||||||
1936年出版《旅行速写》《浅予速写集》,并联合全国漫画家举办第一次全国漫画展,次年成立中华全国漫画界救亡会,为该会负责人之一。抗战爆发后,在上海组织漫画宣传队,任领队并参加郭沫若负责的政治部第三厅,投身抗日宣传工作。1939年赴香港经办《今日中国》,次年回重庆,作《战时重庆》组画及叙事漫画《逃出香港》。1942年于贵州苗区写生,开始转向中国人物画创作。1943年访问印度,归来后举办旅印画展。抗战胜利后曾赴美国举办画展。1947年到北平艺术专科学校(现中央美术学院)任教。1954年任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主任、教授。1980年将补发的“文革”中被扣三万元工资捐赠中央美院中国画系作奖学金。1981年任中国画研究院副院长。曾当选中国美术家协会历届副主席,中国文联委员,并受邀担任全国政协委员。
五、六十年代,是叶老艺术创作的鼎盛期。这时叶先生才四、五十岁,精力充沛,欣逢盛世,全国性的建设热潮,丰富的生活积累,激发了创作热情。许多代表作都产生在这一阶段。如:中国画《中华民族大团结》《夏天》《头等羊毛》《北平解放》、小说《子夜》的插图,还有一大批舞蹈人物画,都是难得的经典之作,在当时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可惜这种旺盛的创作势头,不久即因文革开始而中断。叶老身陷囹圄,面壁、封笔十年之久。这无法弥补的损失也是美术事业的不幸。待到冤案昭雪、焕发第二次创作热情,先生已是白发苍苍、年逾古稀的老人。
|
|||||||||||||||||||||||||||
|
|||||||||||||||||||||||||||
|
|||||||||||||||||||||||||||
书籍 书名:我的漫画生活 - - 叶浅予 ISBN:750322825 作者:叶浅予 出版社:中国旅游出版社 定价:26 页数:160 出版日期:2007-1-1[5] 版次:1 开本:16开 包装: 简介:有天趣的人就是天才,人幼稚时个个是天才,长大后天才就少了。但一个人的天趣亦非不可以长久保持,天趣是可以长生的。 所有的大师就是使天趣可以长久保持,他们的天趣是可以长生的。 编者精心采撷大师们家常的境地呈现给大家,让我们怀着对他们生命的敬意去感受他们人生旅程中的静意。 目录: 从学艺到创作长篇漫画 《王先生》问世 《王先生》人物 得而复失 明星照片 过年躲债 骗了又骗 家产纠纷 捉贼 免开尊口 耍无赖 招聘女职员 丢了反光镜 过年躲债 魔高一丈 赛狗奖券 无言的结局 钱包 保护动物 《王先生别传》与《小陈留京外史》 官架子 竞选 考门房 快点跑 文明礼貌 查票 相面 最早一个 旅行漫画与速写、插图 卖瓜子 柏油路修好以后 给别人算命 茶楼侍者 他很注意时局变化 臭水河底拣煤渣, 贫儿的生活方式(南京) 儿子拉车失败,老夫妇穷途末路 蹦蹦戏中一幕:媒人相公员外书童 小姐丫鬟的相亲杰作(上海) 乐意坐茶楼的人 晚餐勉强做成,唤儿女归来 从虎丘进城来赶早市的卖花女 流线型汽车的威风 “油炸臭豆腐干!” 阿Q正传画册 阿Q吃了赵大爷一个嘴巴 阿Q和小D扭打 阿Q偷萝卜 阿Q羡慕盘辫子 嚓! 假洋鬼子讲演 吃亏的总是阿Q. 阿Q赌钱 假洋鬼子打阿Q 阿Q调戏小尼姑 阿Q被枪毙 抗战岁月 活跃在武汉 换我们的新装 《抗战漫画》创刊号封面(1938年) 日本近卫首相剖腹之期不远矣 东条首相败下阵来 昭和天皇招大和之魂 海之荒鹫 大陆生根 战时重庆 没完没了的上下坡 劳动力的浪费 重庆街头 重庆生客 抛锚 雨 舞台面 空袭时禁穿白衣服 铁路之家 人力车夫和公务员 长子入伍 黄金潮 还是“吃”的好 奉命去香港. 明天(一)第×次世界大战停战会议 明天(二)治之道 明天(三)商业主义 明天(四)早熟剂 明天(五)军法第×条 明天(六)显妣之殡 香港受难 中山敌艇《香港受难》 沙田前线《香港受难》 拉夫《香港受难》 出九龙《香港受难》 检查《香港受难》 自由中国之路《香港受难》 从香港到桂林 出访印度等地 四人出汗的洋车 印度街头 孟买所见 可怜的印度猪 印度妇女 印度、尼泊尔风情 尼泊尔见闻 成雅路上的客车 菲律宾盛装 卖鸦片力气的滑竿夫 藏民服饰 在印度默写戴爱莲 从漫画向中国画创作 在苗区作画 待客 贵州马帮 贵州烟斗 情侣 花溪姑娘 农民 待客 在贵州苗乡 向张大千学功夫 胡子画胡子 聚精会神 丈二通景 唐美人 大画案 起稿 《天堂记》 对不起,头等舱没有 太平洋上剩余物资 别闹!这是自由国家 踏上了美洲大陆 吃错了 唐人街 房荒 这也是职业吗 女人的帽子 汽车国的停车问题 长滩消费 四种公民 高度消费 分期付款的婚姻 为了提高物价 早熟疑案 中国人等着 限住一星期 自由言论第一课 20世纪50年代前后 新聊斋人物(一) 新聊斋人物(二) 公文旅行 向豪门募捐 目中无人 纸老虎现形记人物印象 学他 一网打尽 我们除外 教子练球图 喇叭裤传 鞑靼歌舞团演出印象 杂技速写 吴晓邦“渔家乐” 天鹅湖中的奥杰丽亚 天鹅湖 朝鲜舞剧 戏曲舞台人物速写 刘三姐 芦荡火种 漫画人物 自画像 刘海粟 黄文农 甜姐儿黎莉莉 马思聪 李苦禅 齐白石 老合养花 郁达夫 谢添畅谈电影经 轮椅上的新凤霞 老漫画家与新时代 政协文艺界人士录像 十年荒唐梦 “文革”厄运(诗四首) 江青懿命抽我筋 示范游斗到天津 为审巨奸立专案 从来没有这么干净过 入狱第一梦 永世不得翻身 呼吸空间 坦白从宽 放风者见阳光也 夜战开始 新时期的收获 我的画展 忆疆场,风流秦汉唐 霸业促,谁记马前卒 美善真,闪闪半坡文 马嵬坡,忍唱长恨歌 富春人物画谱 乡音未改白发归 拖拉机手绝技 钓台严子陵祠 长桥横江车轮塞 偶然能捕到百斤大鱼 清明前后茶山闹 放鸭者 新潮盖新潮 养兔专业户 渡船高峰时间 吃喝拉撤睡一条龙 朝花夕拾 苗岭踏青 追鱼 苗家女 苗乡集市 加尔各答大街所见 小两口赶集 寂乡之舞 天竺宴居图 印度装 老笔忆童年(1993年作) 清末遗童 逃难 小店王 葆华小学 孔孟之道 小地主 紫霄高小 刮龙风涨大水 过年拜年 祖父八十大庆 |
|||||||||||||||||||||||||||
|
|||||||||||||||||||||||||||
|
|||||||||||||||||||||||||||
简介
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