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活动 |
近几年,北京画院在学术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多层面的研究工作全面展开。这些成绩的取得,和文化部、北京市及各相关博物馆、美术馆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为了进一步拓展展览及研究的空间,2015年11月18日,“中国传统书画的研究与展示——北京画院与博物馆交流合作”座谈会在北京画院和北京会议中心召开。全国十余家博物馆、美术馆的馆长、负责人参与座谈会,共同探讨未来的交流与合作空间,积蓄发展力量。
与会嘉宾参观北京画院美术馆
与会嘉宾参观北京画院美术馆
座谈会现场
在座谈会一开始,北京画院院长王明明院长首先介绍了北京画院近几年在美术创作、展览、研究、教学等方面的努力和成果,包括在文化部指导下成立的“两个中心”,即齐白石艺术研究中心和传统中国画研究中心,还有北京画院美术馆持续推出的齐白石系列主题展和以“以个案勾勒全景”的20世纪美术大家的展览,都取得了社会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
上午的会议由北京画院常务副院长袁武先生主持
全国政协常委、北京画院院长王明明先生致欢迎辞
当然,研究中国传统书画不是一己之力就能完成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事,而是应该放在国家文化战略层次上进行考量,然而这恰恰是我们的一个短板。同时,中国书画集中收藏于全国各地,甚至是世界各地的博物馆、美术馆中,更需要“串联”这些可利用的资源。王明明院长承诺,北京画院愿意跟博物馆、美术馆同仁一起共同团结起来,在团队、出版、展览、研究等方面开展开放性交流,把各自的优长建立起来,慢慢变成一个机制,让中国传统书画研究迈上更高一层台阶。王明明院长就此提出“五个机制”的交流方向,分别为展览机制、研究机制、网络机制、联络机制和研讨机制。
座谈会中,全国各地重点博物馆、美术馆馆长、负责人就各自的设施状况、藏品资源、展览研究、活动交流等情况做了较全面的陈述,并就某些重要问题展开讨论,交换各自的意见。可以说,关于中国传统书画的研究和展示,大家都一直在深入尝试,也涌现出了很多有价值的展览和学术研究成果。但这过程中一直存在的问题也非常明显,比如缺少对博物馆、美术馆自身的足够认知,书画资源的分散、不系统,展览活动的重复化趋势,研究人才队伍的缺乏,国际上对中国书画认识的不足等等。
由王明明院长提倡共议的这次“中国传统书画的研究与展示”座谈会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同和支持。在这样的交流氛围下,原本相对独立的、单个的博物馆、美术馆在谈论中互换信息,将资源和信心同时摆上桌面,形成了一个网状的有机体,鲜活生动。不管是北京画院美术馆的“一叶知秋”研究方式,还是故宫博物院的“原状陈列”概念、南京博物院的“对比展”形式,在中国传统书画研究和展示上,我们不仅要充分调动各方资源和创新机制,更要建立一个长效的展览机制、研究机制、网络机制、联络机制和研讨机制,一步步促进中国传统书画在馆际之间、国际中间的研究和展示交流。
北京画院副院长、北京画院美术馆馆长吴洪亮先生发言
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陈履生先生发言
南京博物院陈列艺术研究所所长陈同乐先生发言
首都博物馆副馆长黄雪寅女士发言
天津博物馆副馆长李凯先生发言
11月18日下午,北京会议中心座谈会现场
下午的会议由全国政协常委、北京画院院长王明明先生主持
广东省博物馆副馆长阮华瑞先生发言
南京博物院艺术研究所所长万新华先生发言
天津美术馆馆长马驰先生发言
山西省博物馆发展部主任梁育军先生发言
广州艺术博物院副院长梁丽辉女士发言
苏州博物馆副馆长魏保信先生发言
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娄玮先生发言
故宫博物院书画部主任曾君女士发言
上海博物院书画部副主任凌利中先生发言
湖南省博物馆副馆长陈叙良先生发言
湖南省博物馆陈列组书画主管刘刚先生发言
广东省博物馆藏品管理与研究部主任黄静女士发言
天津博物馆副馆长钱玲女士发言
无锡博物院副院长蔡卫东先生发言
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副所长李天铭先生发言
敦煌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副所长马强先生发言
砚台听雨楼美术馆副馆长吴洪涛先生发言
南京博物院党委书记、副馆长嵇亚林先生发言
首都博物馆书画部李文琪女士发言
天津博物馆学术部副主任戢范女士发言
天津博物馆书画研究部于悦女士发言
广州艺术博物院陈列研究部副主任陈志云女士发言
与会嘉宾于北京画院美术馆门前合影